失控:缺乏救赎努力
评《春尽江南》
作者:李伟长(作家)时间:2012年03月16日来源:网易博客
订阅《新出版日报》分享到微博:收藏微博评论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探索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精神的内在衍变,是格非长篇小说三部曲的题旨,但从《人面桃花》的华丽亮相,过渡到《山河入梦》的扎实,再到直面当下城市生活的《春尽江南》,格非已有意无意地呈现出失控之势。
所谓失控,就是立了好意,起了个好头,却后继乏力,方向感模糊了,甚至最后都忘了打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了。《春尽江南》的起势,其实蛮有讲究,很彰显作者的开篇功力。诗人谭端午人到中年,渐渐失掉了锐气,守在地方志办公室,孤独又清闲。他老婆“摸到了时代跳动的隐秘脉搏”,开起了律师行,赚了不少钱。对丈夫的不求上进,她颇有微词,骂他“正在一点点烂掉”。
这些文字透出了小说的开篇基调,一个烂字,道尽了诗人们的现实窘境。谭端午如何从精神困境中突围出来,如何解困?小说中婆媳争斗了几十页,婆婆将媳妇玩弄于股掌间。90页后,偷情戏开始了,诗人的老婆给他戴上了绿帽子。再就是房子风波。最后,老婆出走了,为什么呢?——她得了癌症,对生命顿悟了,所以选择离开她的丈夫。这样接近肥皂剧的情节设置不但让这个故事显得无比滑稽,还消解了作者苦心经营的开篇情景。
在作者的笔下,诗人谭端午不仅没能力突围,甚至突围的念头也谈不上坚定,性格也显得模糊,成了这个时代的合谋者,仕途的失败者,诗歌事业上的遁世者,更是一个无力的冷眼旁观者。(合谋者、遁世者、旁观者,是网友锦提出的,借用了。谢谢)这样的男人也许真实,但他面前无出路的茫然,才是作品最大的哀伤。穷途末路,困兽尚犹斗,何况一个内心有坚守的诗人!
一部缺乏救赎努力的作品,就算切中了再多的时代弊政,依然算不得佳作,何况,向读者审美妥协的情节设置,你知道我说的是小说中女主角得癌症的情节,已让小说的价值大打折扣。作为作家转身为大学教授的成功案例,格非自身的独特经验本可以释放在人物身上,但作者把自己藏了起来。
应南都周刊2011失望之书写的稿。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