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主编、翻译家杨德豫辞世
作者:李昶伟时间:2013年02月18日来源: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订阅《新出版日报》分享到微博:收藏微博评论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重版的《诗苑译林》首辑
杨德豫 1928年生,湖南长沙人,国学大师杨树达之子。笔名江声、萧涉源。曾在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肄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一四二师、四十八军、华南军区、中南军区、广州军区的报社任编辑。19 5 8年下放湖南大通湖农场劳动锻炼,后任高中语文和英语教员。1978年调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任编辑。
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诗苑译林》二十年后重装归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但该丛书主编、著名翻译家杨德豫却在1月23日因病辞世,享年85岁。南都记者从湖南文艺出版社获悉,杨德豫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于1月25日在武汉举行。
曾主持诗歌汉译“梦之队”
这套被北岛誉为“汉译诗歌第一丛书”的《诗苑译林》丛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自1983年至1992年共出书五十余种,是“五四”以来我国第一套大型外国诗歌中译本丛书。在1989年7月给杨德豫的信中,老作家施蛰存说:《诗苑译林》六年来发表的译诗数量,已超过以往六十年(1919- 1979)全国出版的译诗总数。杨德豫就是这套丛书背后的耕耘者。
如今重新面世的新版《诗苑译林》首辑囊括《拜伦诗选》、《叶芝诗选》、《爱伦·坡诗集》、《狄兰·托马斯诗选》、《图像与花朵》五种六本。丛书的责任编辑徐小芳介绍,这套丛书最初由当时还在湘潭大学执教的彭燕郊策划,而主要的编纂工作则由当时湖南人民出版社译文室的“台柱”杨德豫接任。从戴望舒、冯至等译诗名家的专集,到英法俄各国诗选,再到各国杰出诗人的诗歌选集等,书目逐年递增,参与丛书的翻译名家也日渐庞大,包括了冰心、卞之琳、罗念生、郑振铎、金克木、周煦良、王佐良、杨苡、查良铮(穆旦)、绿原、屠岸、袁可嘉、郑敏、魏荒弩等一大批翻译家及诗人。
“这些书名和人名组成的辉煌阵容,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用时髦的话说,这是一支全明星阵容的诗歌汉译‘梦之队’。”而在徐小芳看来,这套丛书译文质量之高,离不开编辑杨德豫的严格把关。她告诉南都记者,此次再版的有杨德豫翻译的《拜伦诗选》,老先生在重病中看打印样稿时,不仅将校对改错之处改回,还另用其他颜色笔标注此词意思与出处,位于某词典某页某行,“清样变成了我的学习样本。”
杨德豫的严谨也深深镌刻在老友朱正记忆中。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审、学者朱正曾和杨德豫共事34年,从1979年右派改正之后两人便一起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工作。“杨老师在社里是出了名的英文好。”朱正介绍,除了《诗苑译林》丛书外,杨德豫也编其他重要的书,记得他编薛君度的《黄兴与中国革命》时,原书引文很多,杨德豫把民国初年文件、政府公报原文都找出来,一一做了备注,“非常尽职,工作量很大”。朱正说,自己在1998年写作关于反右运动的《1957年的夏季》一书时,曾经和杨德豫讨论,得到的帮助很大。书出版之后,他送了杨德豫两本,一本作纪念,一本供他批改。杨德豫详细地做了批改,从错字到观点都详细列出,他至今珍藏着这个修改版。
“英诗汉译很难有人比肩”
“希腊群岛啊,希腊群岛!你有过萨福歌唱爱情,你有过隆盛的武功文教,太阳神从你的提洛岛诞生!长夏的阳光还灿烂如金———除了太阳,一切都沉沦!”提起老翻译家杨德豫,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翻译的《拜伦抒情诗七十首》。除了拜伦外,杨德豫还译有莎士比亚长诗《贞女劫》以及《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朗费罗诗选》、《柯尔律治的三篇代表作》等。其中《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著名翻译家、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前总编辑屠岸高度评价杨德豫的译文,认为“体现了到现今为止英诗汉译的最佳水平”。
“杨德豫的翻译有很高的水平,很难有人比肩,更不用说超过了。”屠岸告诉南都记者,翻译是艺术再创造,不仅要熟悉原文,更需要高度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技巧,杨德豫的翻译秉承卞之琳所说的“以顿代步”、“韵式译原式”、“等行”的翻译原则,无论从神韵、内涵还是风格上,都显示了高超的水准。
屠岸印象中,杨德豫低调谦虚,待人接物温文尔雅,自己虽不写诗,但是有诗人气质,且家学渊源,中西学底蕴深厚。“他的翻译量少质优,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停笔不译了?他告诉我是身体原因。”上世纪50年代杨德豫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下放洞庭湖边劳改多年,身体受到很大伤害,右派修正之后已经50多岁。“按照他的才华,本可以对翻译有更大的贡献”,屠岸感慨。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