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书新闻
《日夜书(知青一代的精神史!以大眼界诊断时代,以大悲悯直指人心)》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韩少功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有许多作家都有珍藏癖,自己最为熟悉的领域,又或者自己最为熟悉的人,一直不舍得下笔去写。说不好是什么样的心理,总觉得,那是压箱底的食物给养,只能在写作饥荒的年头才能拿出来。这样做的结果是,这些故事一直伴随着作家的成长而变老,有一些人活在实际生活里,每一年都有变化,而有些人却像一张照片一样,一直停在某棵树下,微笑不止,仿佛只要一想到他,他的笑声和那棵树的样子一起活了。
阅读韩少功老师的最新长篇《日夜书》,我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仿佛看到写作者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照片,一张一张地挂在墙上,而这些照片是他用记忆或者眼睛拍摄下来的瞬间,虽然已经泛黄,却依然构图清晰。有的图片的存储格式是G IF格式,有着动态的笑容,甚至是M P4,有着丰富的声音。
《日夜书》是韩少功版本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的,在这部十年磨出的长篇小说里,他极尽笔墨地写了他的知青岁月,他像是下了狠心,将自己珍藏在记忆深处的人物都喊了出来,他将自己记忆里的这些面孔和时光都在暗室里冲洗,并放大在自己的小说中。作为一个长于思考的作家,这一次,韩少功在自己的小说中尽兴地展览了他的摄影术。
在长篇小说《日夜书》中,韩少功“拍摄”的照片极多,我挑选下面的几幅来解读一下。
照片一:骨头的味道
姚大甲是一个到别人家里将自己的手机留下,而却将别人的摇控器当作手机拿走的人。他是一个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的人。韩少功在分析姚大甲的成长史时,一笔就画出了姚大甲的本质:“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不就是三岁扎小辫、五岁穿花裤、九岁还吃发的那个留级生么?当年邻居的大婶奶汁高产,憋得自己难受,常招手叫他过去,让他扑入温暖怀抱咕嘟咕嘟吮上一番。想想看,一个家伙有了漫长的哺乳乳史,还能走出自己的童年?”
果真,姚大甲和小说中的“我”打赌,竟然赌敢不敢吃掉一块“死人骨头”。为了那五十张饭票的赌资,“我”奋不顾身地吃了一块。而后和姚大甲成为知青点的异类。
照片二:同意报销
农场老场长吴天保识字不多,但喜欢在所有让他签字的申请或者账单上写下“同意报销”四个字。姚大甲的工作调动表上,他写的是这四个字,别人的入党申请书他也是写同意报销,甚至县里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通知上,他也是写这四个字。最好笑的是,梁队长结婚的报告上,他依然写的是“同意报销”。
韩少功只用了四个字,便将一个人画在了纸上,涂了色并增了声音。“同意报销”是吴场长的专利。又不止如此,在语言表达,尤其是意见表达时,吴场长的乡村俚语几乎句句都有自己的专利,那些沾着泥泞或者屎尿的话像是储存在他抽屉里的旧报纸,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念白,比如他说“夹卵”是算了的意思,“搞卵啊”是搞什么的意思,“你咬我的卵”是你痴心妄想,“你们把屁眼夹紧点”呢,是说,你们打起精神来。
而吴天保的这些画呢,却正好成了艺术家姚大甲的启蒙,出国后,姚大甲曾经举办过一次轰动世界的画展,那些画的名字就起名为“夹卵”、“搞卵”和“咬卵”等。
照片三: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在《日夜书》里,韩少功充分地写了爱情和性。他一改往常的文风,在行文里增加了不少青春期伴随时的温润和青涩。比如,在描述郭又军与小安子谈恋爱的过程时,他便写出了所有文艺青年的恋爱标本,或者是开户账簿。
小安子叛逆、独立且文艺,放在当下便是小清新和小资的综合。而郭又军呢,显然是吃苦耐劳型的经济适用男。他们的恋爱自然是女欢男爱,女人负责任性,男人负责宽厚。有一天下了雨,郭又军打好了饭,去找小安子,遍寻不到。一直走了很远,才在白马湖水闸旁找到了正在雨中散步的小安子。不打伞,淋得全身湿漉漉的,郭又军以为小安子有不开心的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一段的对话精妙之至,抄录下来:
“散步?……你什么时候不能散步?”
“雨中散步别有滋味,你不懂。”
“你看你这两脚泥。”
“平时哪有这沙沙沙的雨声?”
“那你……打把伞吧。”
“打伞,有点傻吧?”
“你会淋出病的。”
“讨厌!你这样跟着我,我还怎么散步?”
“你走你的,我不妨碍你。”
“郭大傻,一个人散步,两个人散步,感受根本不是一回事,你知不知道?你是不是还要拉一支队伍来游行?”
“那我到那边去等你。”
“我成了什么了啦?是你放的牛?放的羊?”
结果呢,小安子果然病了,而郭又军便有了机会细心照料,爱情大概就是如此的过程。
照片四:郭又军遗书
患了癌症的郭又军最后想体面的离开人世,他计划好时间,将家里的卫生做好,自己的衣服也洗了,连自己穿过的鞋都擦得干干净净,最后,他打开录音机,用他最熟悉的《运动员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吊死了自己。作家韩少功用近乎偷拍的姿势,隔着门板拍下了郭又军两只已经悬空了的大脚。而这惊恐又悲伤的镜头背后却又藏着一个极其温暖的遗书,是郭又军留自己的女儿的,内容简直像一页被遗忘在尘世间的佛经:
炒白菜要先炒杆,再加叶子一起炒。宽汤煮面比较好吃,给锅里多放一点水。做红烧肉略加一点糖,味道更好。家里用煤火,一定要开窗。晚上把煤炉提到户外,千万记住!最好剪一个短发,省得天天扎辫子,费时间。天快冷了,电热毯和热水袋在床下的木箱里……
照片五:贺亦民撞墙
贺亦民是个怪才,发明家,被父亲讨厌的怪胎。作家韩少功从一开始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这样低的起点,才能为后来的飞翔做铺垫。作为贺亦民的朋友,韩少功几乎是贴在他的身边为他“拍摄”这张惨烈而屈辱的照片。
贺亦民是一个不被老师和同学信任的人,比如,他在家里的地位过于低下,就连集体电影的三分钱门钱也要不到。那么,当他如实告诉老师父亲不给钱的时候,老师十分生气地说他不爱学习,一定是将钱买零食吃了。韩少功拍照片的那个瞬间是贺亦民上缴自己捡到的一毛钱。可是,等着班长表扬的他,得到的评价是:“就一毛钱?骗谁呢?都缴出来吧。”贺亦民气得哭了,班长又说:“疤子,你不要哭,只要承认了错误,我们不处分你,也不批判你,还可能让你戴红领巾。”该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啊,贺亦民一头撞到了墙上。
其实,这样的照片,在《日夜书》里仍有许多,几乎是每一张照片都有着穿透那个时代的力量:阎小梅没有遗像的黑相框,马楠一说话便得罪人的尴尬特写,孤独的“我”在茶场上目送采药人的场景,唱歌起调太高而死的吴天保,讲笑话半天别人不知所云的郭又军……作为知青时代的记录者,韩少功抓拍了这些人物的表情和内心,并用文字的方式阐释了这些人的声音和表情。作为记忆摄影师的韩少功,在正确的时间拍了那值得记忆的瞬间,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几乎每一段抒写都救活了那个时代的记忆,他用自己的书写把我们带到知青生活的现场,让我们跟着他的照片一起哭泣欢唱,一起惆怅伤怀。《日夜书》,这真真是一段让阅读者日夜放不下的阅读旅程,看完这部作品的那天晚上,我分明看到了书里的那些人微笑的模样。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