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百道网·朱晓剑专栏】得到的阅读印象,似乎对孔子总是有无限的拔高,却忽略掉了孔子是人不是神。在学者鲍鹏山的《孔子如来》中,孔子形象很具象,不再符号化,这才是真正的孔子。
点击图书封面进入三大网店购买
作者:鲍鹏山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最近的一条新闻说,河南省一高中校方不仅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这是不是弘扬国学?徒具形式的作秀罢了,与国学无关。这几年出版孔子的的书不少,也陆续看了几种。得到的阅读印象,似乎对孔子总是有无限的拔高,却忽略掉了孔子是人不是神。在学者鲍鹏山的《孔子如来》中,孔子形象很具象,不再符号化,这才是真正的孔子。
认识孔子的路径除了生活空间,也包括精神空间,这从《论语》中大致可以看出来他的为人处世,尽管如李零教授所言的“丧家犬”,但他依然本色不改,谦虚有礼,可谓是古代君子。若在今天来看,就是做人的常识。在孔子时代,礼崩乐坏,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礼仪已逐渐丧失,人也就变成了“野蛮人”,因之才会有社会动荡的可能。孔子所倡导的是社会“文明”。这多少与当时的社会不相容,也就显得不合时宜,所以他东奔西走,险些成了烈士。
孔子的话虽是只言片语,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如“三思而后行”,不少人觉得这是孔子提倡的,岂知,这恰恰是孔子反对的。这如同明人李贽所说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即最初的判断常是价值判断,是善恶美丑判断,多思考一下就有可能从功利去想了。又比如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鹏山教授由此引申出对道德边界的反思,指出孔子不赞成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正义、维护道德,因为一切极端手段往往隐含着对一种价值的破坏,而且极端手段所蕴含的破坏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价值,或犹如抱薪救火,或沦为以暴易暴。而天下的很多祸乱,恰恰是由绝对道德主义者惹出来的。
倘若把孔子看作每天只是板着面孔讲仁义道德,那就忽略掉了其幽默的一面,也足以显示他的人情味。如孔子到武城,是他的门人子游当城宰。听见家家有念书弦诵的声音,夫子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驳他说,夫子所教是如此,“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说:“你们两三位听,阿偃是对的。我刚才说的,是和他开玩笑而已。”(“前言戏之耳。”)这幽默在他的话语中时常遇见,林语堂说“好在他脚踏实地,所以常有幽默的成分,在其口语中。”这其实也体现了孔子的智慧。
复旦大学傅杰教授在序言里说,鲍鹏山在《孔子传》中声明,他的写作首先力求“知识正确”——对史实尽可能作客观的叙述;其次力求“价值观正确”——对是非尽可能作明确的判断。本书不少段落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体现了鹏山教授清醒的头脑与独到的思辨。孔子是性情中人,他说的话、做的事,从今天的这个浮躁时代来看,足够风范。
孔子的精神世界,正如伏尔泰所言:“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当我们谈论孔子时,不是将其符号化,而是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中去,从此可发现孔子及其他的时代,无疑是光芒万丈的时代。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孔子所做出的选择,常常是出人意料的,这或许可以解读为他对理智的坚持了。
《孔子如来》是鲍鹏山对孔子理想和情怀、人格与精神的体悟,是一部阐发孔子思想现代价值的最佳读本,印证孔子智慧,传递正知正见。在书的后记里,鲍鹏山说,两千多年过去了,他还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智慧,为我们的抗争提供正义的理据,他的理想仍然是我们的诉求,他的言说仍然是我们的心声。这也是为何大家热衷于谈论、迷恋孔子的因由了。
(本文编辑:刘珊)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