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百道专稿】厉以宁先生是经济学界大师级学者。我们做编辑的都知道,大师的文集往往比专著更有分量,更有影响力。“只计耕耘莫问收”,是厉老师为他的这本新的论文选题写的书名,也是我为厉老师做编辑的真心写照。厉老师的这本新书上了“中国好书榜”后,影响快速扩大,有些市地书店销量明显增加。好多地方政府的领导读后深受启发,想要通过我们请厉老师去他们那里看看,为当地经济改革发展的问题把把脉,出出主意。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厉以宁
厉以宁先生是经济学界大师级学者。我们做编辑的都知道,大师的文集往往比专著更有分量,更有影响力。就厉老师来说,事实正是这样:他近10年间写的文章,涉及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各个方面和各类问题,他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提出理论的。比如,厉老师著名的《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一书,主要内容即来自于《只计耕耘莫问收》这部文集里的一篇文章《论中国的双重转型》,而这样有分量的文章在《只计耕耘莫问收》里还有不少,只是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把他的思想都写成专著。所以我说,文集的含金量大大高于专题著作,我们就出您的文集。“只计耕耘莫问收”,是厉老师为他的这本新的论文选题写的书名,也是我为厉老师做编辑的真心写照。
我与厉老师相识多年,其间编辑出版过《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番求索志难移——厉以宁论文选2008~2010》。厉老师对我来说,一直是和蔼可亲的长者和谆谆善诱的导师,从未有过传闻中的严厉甚至责备。我在厉老师那里组稿,也未遇到过什么为难的事。现在的很多知名学者,组稿不易,催稿更难。厉老师的特点是,从来不需要催稿。在合同约定交稿日期前几天,他一定会让秘书寄来一部完完整整的书稿,连后记都亲笔写好了。厉老师的文稿也从来都是整洁干净的,很少涂改,也很少有错字。发稿前,我一般会去他家里再核对一些文字或发表出处,老人家总是亲自解决,一点儿也不含糊的。
为了宣传好厉老师的新书,学术分社的年轻人日夜兼程地工作,为厉老师的两部文集重新设计,整体包装。我们一起讨论的原则是,先认真读读厉老师的书稿,封面语和主题词的选取都要准确、到位、平实,让人一目了然。“中国经济改革顶层设计的理论参照”和“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解决方案”,这两句提炼话语,现在看看,也还算精当。基本达到要求了。
厉老师的这本新书上了“中国好书榜”后,影响快速扩大,有些市地书店销量明显增加。好多地方政府的领导读后深受启发,想要通过我们请厉老师去他们那里看看,为当地经济改革发展的问题把把脉,出出主意。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当然我们也总是要为厉老师挡驾,说先生年纪大了,事务繁多,要尽量减少出行,请大家还是多读他的书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郭银星)
(本文编辑 刘芬)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