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
书店
出版
少儿
大众
专业/学术
教育
集团
出版社
书单
百道好书榜
主题书单
学科书单
动销新书优选
口碑好书优选
书新闻
少儿
大众
专业/学术
教育
综合
书评/作者
书评
作者
天天听好书
专栏
百道学习
招聘
我的百道
全部
全部
文章
书名
著译者
品牌
书单
文章标签:
北京贝贝特
按发布时间排序
/
按文章热度排序
《广西文场·桂林山水情》MV开机仪式隆重举行
5月3日上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全资子公司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品的《广西文场·桂林山水情》MV开机仪式在桂林市七星公园骆驼山前隆重举行。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徐熔致辞(...
时间:2017年05月06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赵凯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两家分支机构进驻深圳
广西师大出版社两家分支机构:深圳分社和深圳贝贝特公司同日进驻深圳,开启跨界融合发展“出版+,深圳+”模式。
时间:2016年06月29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文讯
阴牧云:诗歌中的唐代世俗百态
《唐诗风物志》这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这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时间:2014年08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阴牧云
马希哲谈《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一次中国书画艺术的世纪对谈
王季迁先生和徐小虎老师都有极为难得的经历、品质、学养、热情,他们两位来给数百年的文人画及其笔墨做一次总结性的对谈,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机缘,成就了《画语录》。
时间:2014年04月04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马希哲
杨静武:《大唐李白少年游》 两岸同步出版的重量之作
《大唐李白》系列,计划共有四卷,一百万字,作者的计划是在2014年全部写完。这次我们有机会可以亦步亦趋地跟随繁体版的节奏,第一时间引进出版,作者对此也甚是期待。
时间:2014年03月31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杨静武
吴晓斌:从《美国十讲》看如何把书的内容和形式做到最佳结合
大家或大学问家写小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如何在图书形态上做出一些特色,更主要是把书的内容和形式做到最佳结合乃至极致是我们的初衷和出发点,虽然这一点很难做到。
时间:2014年03月24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吴晓斌
张大春:这原本是一个诗的盛世
两年前采访张大春,也是在飞碟电台,相同的位置。间隙,他去抽了两根烟。仿佛什么没有变。但事实上,这两年中他像超人一样完成了大量的工作,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电台节目、歌词……他依然还在写小说。
时间:2014年02月17日 来源:晶报·深港书评 作者:张怡微
张大春:以《大唐李白》拓展小说边界
在华语文坛,张大春一直以“顽童”著称。他的顽皮与天真,常体现在突破传统的创作风格与文学体裁。《大唐李白》中,张大春悠悠打了一套“组合拳”:融历史、传记、小说、诗论等形式于一体,尝试全新的写作手法。然而...
时间:2014年02月12日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费丽婷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用“甜蜜犯罪感”冒犯“历史小清新”
杨念群说龙应台是“历史小清新”,所谓小清新,就是消费情绪和好奇,大众喜欢什么就提供什么的。其实,回望近几年的“民国热”,陈丹青、章诒和等人又何尝不是历史小清新?
时间:2014年02月12日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邝海炎
学者资中筠出版新著
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原所长资中筠先生最近推出两本新著 《老生常谈》《美国十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近日,资中筠与马立诚、刘瑜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了“国格与...
时间:2014年01月14日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朱自奋
蒋方舟:我觉得,写作才是人间正道
蒋方舟:中国作家吗?基本上著名作家出的新书都会看,小时候读得不多,但现在开始渐渐地补上,还是会看。因为你会好奇,不同作家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处理能力,我觉得这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你面前就是这么一块东...
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周刊 作者:李昶伟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大江总是向海奔流的
谈书论道、以书会友,书房自然是最适合的处所。但是,时下的情势对很多爱书人来说是买书相对容易,藏书则难,宽敞的书房是无法承受的奢侈之梦。
时间:2013年11月08日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作者: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
《苦水音乐》:布考斯基不是不讲原则的混蛋
布考斯基是真正地逼近生活原貌,他直接将自己最敏感的触角深深地插入了生活本身,这没什么好说的。
时间:2013年11月05日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作者:朱 白(作家)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大江大海中的简白静适
耄耋之年他写就《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一书,记录他和妻子毛美棠度尽劫波的故事,有意味的是,两人处身“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时代风云中,关注的却是岁月的静好、日常的恬淡一面,于是,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流转,终归...
时间:2013年10月12日 来源:晶报·深港书评 作者:遆存磊
《当历史可以观看(精装)》:有图未必有真相
自从1908年与父母旅行时第一次来到中国,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的一生都与中国密不可分。
时间:2013年10月17日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作者:夏佑至
小安:诗人在左,疯子在右
在精神病院做了三十年护士,诗人小安已习惯站在疯子的立场想问题了。或许这样才是对的:把自己看成一个疯子,因为在这里,疯子才是普通人。她把“疯子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在她笔下,疯子们是快乐的。
时间:2013年09月16日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洪鹄
《天涯晚笛》:无边风雪人来去
近日读《天涯晚笛》———是张先生的学生苏炜,亲炙时记录她的闲谈的一本随笔———时有惊艳,“合眼浮沉小梦庄,不寻常事已寻常。无边风雪人来去,有限寒温路短长。”(《鹧鹄天车行》)后两句,对仗工整,意思也好,...
时间:2013年09月11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周刊 作者:瘦猪(媒体人)
《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
民国时期,她身处灿若星辰的一众名家贤士之间,她的知交师友中有胡适之、沈尹默、章士钊、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张大千,等等。她的昆曲、诗词、书法造诣皆秀逸超凡,成就件件文坛轶事,汪曾祺赞她唱腔“娇慵醉媚...
时间:2013年08月30日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苏炜(作家)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精神病院指南
在中国的一些影视作品里,精神病患者被娱乐化了,成为文学描述的对象。然而,翻开小安的这册《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会被作者小安的真实生活片断打击,这册书布满了大于日常想象的疼痛感,是无声的绝望,是折磨,是...
时间:2013年09月05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周刊 作者:赵瑜(作家)
《语录杜尚》:“我最好的作品 是我的生活”
有人说他是“现代艺术的守护神”,也有人说他是“艺术花篮中的毒蛇”。真实的杜尚究竟如何?他怎样看待艺术?他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只看这书的外表,杜尚的形象已经时隐时见、呼之欲出了。
时间:2013年09月23日 来源: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 作者:慧 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搜索标签
浏览更多>>
热点标签
财经
何林夏